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國立宜蘭大學有機產業發展中心

http://center.organic.org.tw/supergood/
國立宜蘭大學為促進有機產業發展之需要,整合校內各系、所及中心資源,以發揮整體效益,特設置「國立宜蘭大學有機產業發展中心」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Life Extension Formula

When Cancer Strikes a family, what course of action should one take? Dr. Tateishi Kazu's father and brother both died of cancer. And then he found himself suffering from cancer of the duodenum and spreading. His tomach was removed, but the cancer cells had spread to his lungs. He resolved to fight for is life. He researched, studied and tested over 1,500 types of herbs and plants. Ecentually he discovered the right combinaiton of ingredients and formulated a uniqu healing vegetable soup and brown rice tea with its own molecular powers. The vegetables are rich in green chlorophyll, amino acids, iron, phosphorous, calcium, all in a natural form.

He based his soup on the principles of Five Elements theory, the harmonizing balance of the force of Yin and Yang, acid and alkaline that engenders health as opposed to the imbalance, which leads to disease.

The five elements in our enfironment are wood, fire, earth, metal and water. Because of the balance of the five elements. Each essence possesses its own color: green, red, yellow, white and black. These relate to the corresponding internal organs: heart, liver, spleen, lung and kidneys. He use the concept of the five different colors as matched to specific vegetables.

What this remedy may do:

1. Heal Cancer
2. Restore injured joints and bone structure
3. Slow down the aging process
4. Rejuvenate the skin
5. Heal Cataracts
6. Heal liver disorders
7. Lower high blood pressure
8. Improve heart conditions
9. Reduce brain tumors and other related head-injury problems
10. Reduce high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11. Improve T-cell function

This is a remedy for all age groups. when the soup is ingested, it produces thirty different elements for fighting disease. Whithin three days, it can stop the growth of cancer cells. Even for some last-stage cancer patients, it can lead to 100% remission. Patients who have subsisted on feeding tubes for nourishment, when given the soup, after two days regained their strength. Over 10,000 last-stage cancer patients have used this remedy. 99% are alive and were able to return to work.

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健康茶飲

★★★如何選購茶葉★★★

您如果希望攝取較多的維他命C,而且喜歡那種新鮮蔬草香味,可以買綠茶。如果覺得綠茶帶「 菁味」不喜歡,而偏好具蘭、桂花的清香,那就買「包種茶」。認為綠茶,包種茶都太「生」,怕自己的胃喝了不舒服,那就選擇發酵稍重,香氣、甘酵兼具的烏龍茶。喜歡勁道十足,回甘力強,喉韻令人低迴不已的茶友,可選購「鐵觀音茶」。

不論向茶莊或茶農買茶,一般以茶葉名稱、分級、價格標示清楚,以「標準泡法」(三公克沖入150cc熱開水浸泡五或六分鐘)泡茶,以供顧客試飲的業者,比較貨真價實。

茶葉品質好壞,雖多少摻有飲用者主觀的成份,但仍有一定的標準。以下介紹茶師鑑定茶葉品質經常採用的方法,以供消費大眾參考。

一、乾燥是否良好:

以手輕握茶葉微感刺手,用姆指與食指輕捏會碎的,表示乾燥程度良好,茶葉含水量在5%以下;如用力重捏不易碎,則是茶葉已受潮回軟,品質會受到影響。

二、葉片整齊度:

葉片形狀、色澤整齊均勻的較好,茶梗、簧片、茶角、茶末和雜質含量比例高者,大多會影響茶湯品質,以少為佳。

三、外觀色澤:

各種茶葉成品都有其標準的色澤,一般以帶有油光寶色或有白毫白毫烏龍及部份綠茶為佳,包種茶以呈現有灰白點之青蛙皮顏色為貴。而茶葉的外型條索則隨茶葉種類而異,龍井呈劍片狀,文山包種茶為條型自然捲曲,凍頂茶呈半球型緊結,鐵觀音茶則為球型,白毫烏龍自然捲曲而色澤帶五種顏色(白、綠、黃、紅、黑),香片與紅茶呈細條或細碎型。

四、聞香氣:

這是決定茶葉品質的主要條件之一,各類茶由於製法及發酵程度(Degree of fermentation)不同,乾茶的香氣也不一樣,綠茶取其清香,包種茶具花香,烏龍茶則具特有之熟果香,紅茶帶有一種焦糖香,花茶則應有薰花之花香和茶香混合之強烈香氣,茶湯香氣以純和濃郁為上。另外茶如有油臭味、焦味、菁臭味、陳舊味、火味、悶味或其他異味者為劣品。

五、嚐滋味:

由於各類茶之不同,其滋味亦異,有的須清香醇和,有的重在入口要刺激而稍帶苦澀,有的則講究甘潤而有回味,總之,以少苦澀、帶有甘滑醇味,能讓口腔有充足的香味或喉韻者為好茶。若苦澀味重、陳舊味或火味重者則非佳品。

六、觀湯色:

茶葉因發酵程度重而呈現不同的水色,一般綠茶呈蜜綠色,紅茶鮮紅色,白毫烏龍呈琥珀色,凍頂烏龍金黃色,包種茶呈蜜黃色,除其標準水色外,茶湯要澄清鮮亮帶油光,不能有混濁或沈澱物產生。

七、看葉底(泡後茶渣):

1.葉面展開度:

沖泡後很快開展的茶葉,大都是粗老之茶,條索不緊結,泡水甚薄,茶湯多平淡無味且不耐泡。泡後茶葉逐次開展者,係幼嫩鮮葉所製成,且製造技術良好,茶湯濃郁,沖泡次數亦多。葉面不開展或經多次沖泡仍只有小程度之開展的茶葉,則不是培火失敗就是已經放置一段時間之陳茶。但白毫烏龍或龍井茶係以茶芽為重,因揉捻輕微,泡後葉底自然較易展開。

2.葉形整碎:

葉底形狀以整齊為佳,碎葉多為次級品。

3.茶身彈性:

以手指捏葉底,一般以彈性強者為佳,表示茶菁幼嫩,製造得宜。葉脈突顯,觸感生硬者為老茶菁或陳茶。

4.葉之新舊:

新茶葉底顏色新鮮明澈,陳舊茶葉底黃褐色或暗黑色。

5.發酵程度:

紅茶係全發酵茶,葉底應呈紅鮮豔為佳;烏龍茶屬半發酵茶,綠茶鑲紅邊以各葉邊緣都有紅邊,葉片中部成淡綠為上;清香型烏龍茶及包種茶為輕度發酵茶,其葉在邊緣鋸齒稍深位置呈紅邊,其他部份呈淡綠色為正常。



★★★(1)茶的鑑定★★★

茶葉之鑑別:

一、新茶與陳茶:

雖然某些茶葉陳茶要比新茶好,可是對大多數茶葉來說「茶以新為貴」。怎樣辨別新茶與陳茶呢?

(一)色澤:新茶清翠碧綠或有油光寶色,陳茶枯灰無光,茶湯黃褐不清。

(二)滋味:新茶滋味醇厚鮮爽,陳茶較淡薄而味道〝滯鈍〞。

(三)香氣:新茶清香,陳茶低悶。

二、高山茶與平地茶:

本省飲茶界人是所稱之「高山茶」是指海拔一千公尺以上之茶園所產製的半球型包種茶﹝俗稱烏龍茶﹞,優質高山茶具有色澤翠綠鮮活、滋味甘醇、滑軟、香氣淡雅、水色蜜綠顯黃及耐沖泡等特色。

高山茶芽葉肥厚,節間長,顏色綠,經製成茶葉,條索緊結肥碩,香氣馥郁,滋味濃厚。

平地茶芽葉較小,葉底堅薄,葉色黃綠欠光潤,製成茶葉後,條索較細瘦,身骨較輕,香氣稍低,滋味和淡。

台灣茶園大部分位於數百公尺海拔之丘陵或山地,配合精巧的製茶技術,生產出許多兼具香氣與滋味之特色茶。

三、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

(一)各季茶之特色:

1.春茶:

由於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秋冬季之休養生息,使得春茶芽葉肥壯,色澤翠綠,葉質柔軟,滋味鮮爽,香氣濃烈。再我國歷代文獻中都有「以春茶為貴」之記載。

2.夏茶:

由於天氣炎熱,茶樹芽葉生長迅速,能溶解於茶湯的浸出物相對減少,使得茶湯滋味不及春茶鮮爽,香氣不如春茶濃郁,而且滋味較為苦澀。但夏茶所含茶素及咖啡因較高,適合製造紅茶及白毫烏龍茶等滋味強烈、色澤鮮麗的茶。

3.秋茶:

品質介於春茶與夏茶之間,茶樹經春夏兩季生長採摘,芽葉之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茶葉滋味、香氣顯得比較平和。

4.冬茶:

水色及香味較春茶淡薄,然製成清香型之烏龍茶與包種茶,香氣細膩少苦澀為其特點。

(二)由乾葉判別:

1.春茶:

條索緊結,芽葉梗肥壯重實,香氣馥郁,偶而夾雜如綠豆般大小之幼果者,乃是春茶特徵。

2.夏茶:

條索鬆散,茶葉輕飄鬆大,嫩梗瘦長,茶果實如念珠大小,芽尖常帶茸毛,香氣略帶粗老。

3.秋茶:

茶葉大小不一,葉張輕薄瘦小,香氣平和,偶而夾有茶花蕾、花朵。

4.冬茶:

茶葉外觀顏色略呈淺翠綠,毛茶黃片稍多,整體顏色較不均勻。

(三)沖泡判別:

將茶葉沖泡後聞香、嚐味、看葉底。

1.春茶:

沖泡時茶葉下沈較快,香氣濃烈持久,滋味醇厚,湯色清澈明亮,葉底柔軟厚實,正常芽葉多,葉脈細密,葉綠鋸齒不明顯者。

2.夏茶:

沖泡時茶葉下沈較慢,香氣欠高,味帶苦澀,葉底薄而較硬,對開葉(頂芽不明顯)相對較多,葉脈較粗,葉緣鋸齒明顯。

3.秋茶:

香氣不高,滋味淡薄稍澀,對開葉多,葉緣鋸齒明顯,葉張大小不一。

4.冬茶:

香氣較偏淡香型,滋味柔順較春茶淡薄。

各季茶在外表型態與品質特點之差異,主要由氣溫、雨量、溫度、日照等不同氣候條件造成的,各茶區地理環境不同,各季茶彼此間也會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2)茶的製造★★★

茶之製造過程: 茶葉製造過程因各種茶而有所不同;大致上的主要步驟如下:

採摘【茶青】→萎凋《 →發酵→ 殺青→ 捻揉 → 解塊→ 乾燥

茶青經過以上步驟即可沖泡飲用,稱為【毛茶】,可再經過精製、烘焙 此時茶葉具有

熟香,若 焙活火得當,則為上好茶葉,若欲增加香味,可 薰花香,使具花香。



★★★(3)如何泡好一杯茶★★★

泡茶用水:

(一)、水質:

會直接影響茶湯品質,水質不好就很難正確反應出茶葉的特性及色、香、味,尤其對茶湯滋味影響最大。泉水經砂石過濾,又處於流動狀態,通常比較潔淨清爽,水質也較穩定;井水屬地下水,一般而言,深層地下水污染少,水質較潔淨,而淺層地下水易受地面污染,水質較差,所以深井比淺井的水質好,如到經常使用的活水汲水,水質不至於太差。

然而,泉水之水源、流經途徑及其所含溶解物質的不同,質地亦有差異,並非所有泉水都是上等的,有的飲用,而有的井水卻質地優異。

雨水和雪水古人喻為「天泉 」,然本省雪水取得不易,雨水又遭空氣污染之影響,所以較少人用來泡茶。

自來水是取用最方便的泡茶用水,但因加氯消毒的關係,氣味頗重,用來泡茶會影響茶湯品質。可將自來水貯放在無蓋容器中靜置二十四小時,待氯氣逸去後再行使用;或打開壺蓋煮五分鐘,令氯氣蒸散後再泡茶。也可適當使用淨水器過濾後再使用,基本上亦能保存茶湯應有之色、香、味。

蒸餾水為經人工製造的軟水,雖絕對純淨,但煮沸後泡出茶湯之表現,並不見得比其他水質佳,且成本較高。

(二)、水溫:

1.茶葉比賽:

評審泡茶用水溫度應達沸滾起泡的程度,沸滾過久或不到100C的水用來泡茶,不是難達到評茶的良好效果,就是不容易控制整個比賽過程水溫的一致性。

2.一般品茗:

需視茶葉的特質決定用多少度的水泡茶。發酵少的,焙火輕的,茶芽多的細碎茶葉,則沖泡水溫不能太高。

(1)一般茶葉外觀色澤越綠,水溫要越低,溫度太高則不但會破壞綠茶的維他命C,且會使茶湯變苦,一般沖綠茶,水溫在80度C以下即可。

(2)包種清茶發酵輕,焙火少者,水溫以85度C左右為宜,如輕過再焙火,溫度可稍高。

(3)凍頂烏龍、鐵觀音等發酵稍重、輕揉捻外型較緊結的茶,則沖泡水溫可提高,中下焙火者90度C~95度C即可,焙火重或陳年老茶,則要95度C~100度C的水才泡得開。

(4)細嫩芽茶,茶葉細碎者、小袋茶包等溫度不宜太高,85度C左右即可。

浸泡時間:

茶葉浸泡時間的長短,關係茶湯中可容物的量與質,直接影響茶的品質。浸泡時間與茶葉用量、水溫、茶葉粗嫩有關,以三公克茶葉沖泡水的比例浸泡五分鐘(鐵觀音與發酵稍重的茶六分鐘)為標準,此時茶湯中各種浸出物比例適中,湯色、滋味合宜。

茶葉放得多,浸泡時間就要減少,條索彎曲緊結的茶葉最好不要放超過半壺,免得茶葉沖泡後膨脹而舒展不開,揉捻成珠球狀的茶葉更要控制浸泡時間,否則常濃度太高而不堪入口。細嫩的茶葉,茶汁容易浸出,沖泡時間可短些,粗老茶葉,茶汁不易浸出,浸泡時間應長些。

當然,個人可依喜好調整茶葉用量及浸泡時間,以求其適口的濃度。

泡茶用具的選擇:

沖泡茶葉除了好茶、好水外,還要有適當的泡茶用具,尤其茶壺的質地與泡茶效果有很大的關係。

(一)好茶壺應具備之條件:

1.壺嘴的出水要流暢,不淋滾茶汁,不濺水花。

2.壺蓋與壺身要密合,水壺口與出水的嘴要在同一水平面上。壺身宜淺不宜深,壺蓋宜緊不宜鬆。

3.無泥味、雜味。

4.能適應?N熱急遽之變化,不滲漏,不易破裂。

5.質地能配合所沖泡茶葉之種類,將茶之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6.方便置入茶葉,容水量足夠。

7.泡後茶湯能夠保溫,不會散熱太快,能讓茶葉成份在短時間內合宜浸出。

(二)以下介紹幾種國人常用來泡茶的器具:

1.陶土茶具:

最負盛名的紫砂壺是陶器的一種,成陶火溫在1000 ~ 1200°C,質地緻密,既不滲漏,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能吸附茶汁,蘊蓄茶味,且傳熱緩慢不致燙手,即使冷熱驟變,也不致破裂;用紫砂壺泡茶,香味醇和保溫性好無熟湯味,能保茶真髓,一般認為用來泡台灣的烏龍茶,鐵觀音等半發酵茶最能展現茶味特色。

2.瓷器茶具:

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瓷器以白為貴,約1300度C左右燒成,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保溫性適中,對茶不會發生化學反應,泡茶能獲得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觀精巧,適合用來沖泡輕發酵、重香氣,如文山包種茶。

3.玻璃茶具:

質地透明、傳熱快、不透氣,以玻璃杯泡茶,茶葉在整個沖泡過程中的上下穿動、葉片逐漸舒展的情形以及R露的茶湯顏色,均可一覽無遺。玻璃茶具的缺點是容易破碎、較燙手,但價廉物美。用玻璃茶具沖泡龍井、碧螺春等綠茶,杯中輕霧飄渺,茶芽朵朵、亭亭玉立,或旗槍交錯、上下浮沈,賞心悅目別有風趣。

4.其他質料茶具:

塑膠茶具往往帶有異味,以熱水泡茶對茶味有影響,紙杯、塑膠杯亦然,除臨時急用外,實不宜用來泡好茶。用保溫杯泡高級綠茶,因長時間保溫,香氣低悶並有熟味,亦不適宜。

5.茶杯:

為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B是白色或淺色。

6.茶海:

或稱茶盅,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後,以求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於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

7.蓋碗:

分為茶碗、碗蓋、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約150度C,加蓋五~六分鐘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沖一次。

此外,茶具應保持潔淨,尤其不可沾有油膩,以免影響茶味。



★★★(4)茶的種類★★★

茶之分類

依外型區分 :

直條形 ------------------------- 如清茶.

半球形 ------------------------- 如烏龍.

全捲形 ------------------------- 如鐵觀音.

細碎形 ------------------------- 如紅茶.

依發酵區分 :

不發酵茶(綠茶) ------------- 如龍井,碧螺春.

半發酵茶 --------------------- 輕發酵茶 : 如清茶.

中發酵茶 : --------------------如凍頂烏龍,鐵觀音,水仙,武夷.

重發酵茶 :---------------------如白豪烏龍.

全發酵茶 ----------------------如紅茶.

依季節區分 :

春茶 ----------------------------為節氣穀雨前後五天採成的茶葉稱之.春茶韻最好.

夏茶 ----------------------------春茶收成後四十天稱之(以製作膨風茶為最佳.)

秋茶 ---------------------------以中秋節前後採收為主.

冬茶 --------------------------俗稱五水茶,香中極品,香味清雅,韻較淡,為冬至前後採收.

依烘火分類:

1.輕火-生茶。

2.中火-半熟茶或半生茶

3.重火-熟茶

依栽培分類:

露天茶及覆下茶 ,日本的玉露茶及碾茶較多為覆下茶 ,其餘的均為露天茶。

依地方分類:

有許多生產茶很有名的地方 常以該產地的地名冠於茶名上 如凍頂烏龍 石棹烏龍

紅香烏龍 松柏烏龍 奧萬大烏龍 木柵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 文山包種 祁門紅茶 大吉嶺紅茶

港口茶等等: 。注意看前面都是冠上地名喔

依海拔分類:

如產茶區域海拔1000公尺以上者稱高山茶。

依季節分類:

1.春茶-又稱頭水茶或頭班茶,為清明節到夏至前所採的茶(三月上旬至五月中旬)以製

造綠茶及包種茶為佳。

2.夏茶-又稱二水茶或二班茶,在夏季前後採製者,以製造紅茶及烏龍茶最佳,台灣夏季可

收兩次,第一次稱頭夏,第二次稱六月白(約大小暑節氣前後)。

3.秋茶-又稱三水茶,即夏茶採後一個月至秋天所再採製者,台灣秋季可採收兩次,第一次

稱秋茶,第二次稱白露筍或白露茶。

4.冬茶-即秋分後所採製者,我國東南茶區很少採製,僅雲南和台灣較溫暖而尚有採製。

在台灣地區某些茶區可採收兩次,第一次稱冬茶(立冬前後),第二次稱冬片(冬至前後)。

5.不知春-立春前所採製者。

按茶樹分類:

如大葉種茶、小葉種茶、青心烏龍、水仙、金萓、鐵觀音、四季春、武夷、大紅袍、

香櫞、阿薩姆 、翠玉等等。



依萎凋分類:

1.不萎凋茶-綠茶。

2.萎凋茶-紅茶、黃茶、黑茶、青茶(烏龍茶)、白茶。



依形狀分類:

1.散茶-正茶: 條茶------綠茶之珍眉、文山包種茶。

碎茶------碎型紅茶。

圓茶------珠茶。

2.壓緊茶 茶磚------普洱茶磚。

餅茶------普洱七子餅等。

方茶------普洱方茶。

六堡茶----廣西昌蒼梧六堡茶葉。

沱茶-------雲南沱茶。

3.束茶 龍鬚茶。

4.竹筒茶 雲南的竹筒茶。

依程序分類

1.毛茶-即粗製茶或初製茶,各種茶葉經初製成之後的成品,其外形"不均一"且較有枝梗

統稱毛茶。

2.精製茶-或稱成茶'再製茶;毛茶經過精製的手續如撿梗篩分,使成品的品質劃一形狀整

齊即是。



★★★(5)茶葉的保存★★★

茶葉吸濕及吸味性強,很容易吸附空氣中水分及異味,若貯存方法稍有不當,就會在短時期內失去風味,而且愈是輕發酵高清香的名貴茶葉,愈是難以保存。通常茶葉在眝放一段時間後,香氣、湯色、滋味、顏色會發生變化,原來的新茶味消失,陳味漸露。

一、影響茶葉變質的環境因素:

影響茶葉變質、陳化的主要環境條件是溫度、水分、氧氣、u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一)溫度:

溫度愈高、茶葉外觀色澤越容易變褐色,低溫冷藏(凍)可有效減緩茶葉變褐及陳化。

(二)水分:

茶葉中水分含量超過5%時會使茶葉品質加速劣變,並促進茶葉中殘留酵素之氧化,使茶葉色澤變質。

(三)氧氣:

引起茶葉劣變的各種物質之氧化作用,均與氧氣之存在有關。

(四)光線:

光線照射對茶葉會產生不良的引響,光照會加速茶葉中各種化學反應之進行,葉綠素經光線照射易褪色。

由上述可知:

1.降低眝存環境溫度。

2.保持茶葉適當含水量。

3.阻隔茶葉與氧氣之接觸。

4.防止光線直射等均可減緩茶葉的變質。

二、茶葉的貯藏方法:

一般家庭選購的茶葉多為罐裝或散裝茶,由於買回後不是一次泡完,所以就會遭遇到眝存的問題,以下建議幾種家庭常用的茶葉眝存方法:

(一)塑膠袋、鋁箔袋貯存法:

最好選有封口且為裝食品用之塑膠袋,材料厚實一點、密度高的較好,不要用有味道或再製的塑膠袋。裝入茶後袋中空氣應盡量擠出,如能用第二個塑膠袋反向套上則更佳,以透明塑膠袋裝茶後不宜照射陽光。以鋁箔袋裝茶原理與塑膠袋類同。另外,將買回來的茶分袋包裝,密封後裝置於冰箱內,然後分批沖泡,以減少茶葉開封後與空氣接觸的機會,延緩品質劣變的產生。

(二)金屬罐貯存法:

可選用鐵罐、不銹鋼罐或質地密實的錫罐,如果是新買的罐子,或原先存放過其他物品留有味道的罐子,可先用少許茶末置於罐內,蓋上蓋子,上下左右搖晃輕擦罐壁後倒棄,以去除異味。市面上有販售兩層蓋子的不銹鋼茶罐,簡便而實用,如能配合以清潔無味之塑膠袋裝茶後,再置入罐內蓋上蓋子,以膠帶黏封蓋口則更佳。裝有茶葉的金屬罐應置於陰涼處,不要放在陽光直設、有異味、潮溼、有熱源的地方,如此,鐵罐才不易生銹,亦可減緩茶葉陳化、劣變的速度。另錫罐材料緻密,對防潮、防氧化、阻光、防?夾釩雃n的效果。

(三)低溫貯存法:

將茶葉貯存的環境保持在5度C以下,也就是使用冷藏庫或冷凍庫保存茶葉,使用此法應注意:

1.貯存期六個月以內者,冷藏溫度以維持0~5度C最經濟有效;貯藏期超過半年者,以冷凍(-10至-18度C)較佳。

2.貯茶以專用冷藏(冷凍)庫最好,如必須與其他食物共冷藏(凍),則茶葉應妥善包裝,完全密封以免吸附異味。

3.冷藏(冷凍)庫內之空氣循環良好,以達冷卻效果。

4.一次購買多量茶葉時,應先予小包(罐)分裝,在放入冷藏(凍)庫中,每次取出所需沖泡量,不宜將同一包茶反覆冷凍、解凍。

5.由冷藏(冷凍)庫內取出茶葉時,應先讓茶罐內茶葉溫度回升至與室溫相近,才可取出茶葉,否則驟予打開茶罐,茶葉容易凝結水氣而增加含水量,使未泡完之茶葉加速劣變。

(四)茶葉長期貯存再處理方法:

1.茶葉含水量控制在3-5%才能作長時間的保存,,焙火及乾燥程度與茶葉貯藏期限有相當重要關係;一般而言,焙火較重,含水量較低者可貯存較久。

2.茶葉最適貯存期屆滿時,應取出再焙火。可洗淨電鍋至無味,拭乾後倒茶葉於瓷盤或鋁箔紙上置入電鍋內,開關切至「保溫」位置,鍋蓋半掩,適時翻動,約半天時間,茶葉由陳舊味轉清熟香,以食?瑹漱壯Y碎為宜,俟降溫冷卻後,始可再行包裝貯藏。

3.有人以微波爐乾燥、烘焙茶葉,唯其加熱時間短,且爐門需緊閉,火侯不易控制,常導致茶葉表面炭化或陳舊味未能逸散之缺點,技術上仍待克服。

4.最穩當的方法是將珍藏的茶葉委請熟識的茶師或茶農代為焙火。



★★★(6)台灣主要茶葉的分類★★★

世界茶葉多根據中國茶的分類, 依據製程中發酵程度輕重 主要可分以下三類

不發酵茶 所有綠茶類屬之。按殺菁方法分類:

1)炒青綠茶:用鍋炒方式乾燥製成的綠茶。如: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

2)蒸青綠茶:鮮葉經高溫蒸氣殺青、揉捻、乾燥製成綠茶。茶條緊直略扁,如日本煎茶。



全發酵茶 所有紅茶類屬之。按外型分類

1)條型紅茶

功夫紅茶:滇紅、祁紅。

小種紅茶:正山小種。

2)紅碎茶

再以發酵(8~60%)與焙火程度區分如下:  

半發酵茶:

文山包種茶:

1)清香包種:輕發酵、輕焙火(發酵程度8~12%)。產於北台灣文山茶區,外形成條索狀,色澤翠綠,湯色蜜綠金黃,洋溢多種自然花香,滋味清爽甘醇。

2)奇種烏龍:(本號特產)輕發酵、中焙火。特選上等清香包種茶,以正統武夷岩茶製法,文火炭焙,精製而成。湯色紅褐,耐泡,滋味更甘甜飽滿,含蜂蜜香。

凍頂烏龍茶:球型烏龍茶:輕發酵(發酵程度15~25%)主產於中台灣中高海拔山區(1000m以上稱高山烏龍茶),外型彎曲緊結呈球型,湯色橙黃明亮,近似天然果香,滋味淳厚甘甜。焙火分輕焙火(清香烏龍茶)與中焙火(濃味烏龍茶)。

鐵觀音茶:輕發酵,重焙火(發酵程度15~30%)。主產於木柵及福建安溪。外形成半球捲曲,重焙火後,水色紅亮,滋味淳厚甘潤,香沈而濃,回甘悠長。有天然”蘭花香”和特殊”鐵觀韻”。

東方美人茶:中發酵,輕焙火(發酵程度45~50%)。主產於竹苗或石碇等飌洁A外觀白毫肥大,葉呈紅、黃、綠相間,色澤艷麗,茶湯呈澄紅,水色明亮,具蜂蜜味與熟果香。飲茶時滴一點香檳,風味特佳。又稱白毫烏龍或香檳烏龍茶。

花茶:以高級包種茶窨茉莉花製成。茶香花香兼具。以透明高杯沖飲。